高校如何給AI工具使用“立規矩”?
原標題:學生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現象愈發普遍,使用規范和學術誠信問題隨之而來
高校如何給AI工具使用“立規矩”?
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各大高校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學生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現象已愈發普遍,而使用規范和學術誠信問題也隨之而來。
今年以來,不少高校紛紛推出新的政策為AI“立規矩”,以規范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為。
學術寫作中AIGC使用邊界應如何界定?除了“立規矩”,是否有更加“硬核”的治理機制?面對AI發展浪潮,高校要如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對此,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多所高校的教授,探討這些熱點話題。 新京報 馮琪 徐彥琳 劉洋
行動
多所高校發文規范A I使用邊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從事理工科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告訴記者,在科研過程中,AI會被當作輔助工具,但是鑒于AI在某些特定領域的水平有限,無法完全讓AI替代真人來進行研究和學術寫作。
據深圳大學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陳杰的觀察,目前在高校,相當多的學生會使用人工智能輔助學習生活。“研究生層次的學生能夠比較規范地使用這些工具,本科階段的同學對于人工智能的使用相對不足。”
“隨著AI的普及和其功能愈發強大,出現了學生借助AI寫作業、甚至寫論文的情況,我們學校也在對AI寫作進行規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說道。
高校紛紛行動起來。復旦大學打響“第一槍”,于2024年末正式發布《復旦大學關于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使用AI工具的規定(試行)》,系國內高校首個專門針對AI工具在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中的規范化管理文件。其中,《規定》明確了“六個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圍,引發關注。
隨后,深圳大學發布的《深圳大學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學術論文發表的指導意見》;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下發了《關于加強2024年畢業論文(設計)中規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的通知》;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華東師范大學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學生使用指南》;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也紛紛出臺相關規范文件,為AI“立規矩”。
探討
學術寫作中A IGC的使用邊界需探討
對于AI是否可以使用、在哪些方面可以使用,多所高校都作出了嚴格規定。
復旦大學要求,禁止在研究方案設計、創新性方法設計、算法(模型)框架搭建、畢業論文結構設計、研究選題、研究意義及創新性總結、研究假設提出、數據分析、結果分析與討論以及結論總結等關鍵環節使用AI工具。
2月25日,深圳大學最新發布的《深圳大學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學術論文發表的指導意見》中提到,一般不得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直接生成代表作者觀點的論述。
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9月出臺的《北京郵電大學2025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第八章中明確規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僅可用于文獻調研、數據處理、引文整理等輔助工作,嚴禁直接應用于開題報告、中期報告和論文撰寫。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鄂海紅指出,目前通過技術能夠識別出一段話中使用AI生成的概率,標注疑似大模型生成的段落,但是否屬于學術不端行為則是另一個問題,其中存在的邊界問題仍需要探討。
我國相關主管機構也在推動界定學術倫理邊界。2024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科技部科研誠信監督司指導下,出臺了《學術出版中的AIGC使用邊界指南2.0》(下稱《指南》),其中對圖表制作和文字撰寫進行了邊界規范。
例如,在文字撰寫方面,《指南》明確,AIGC不應該用來產生研究假設、直接撰寫整篇論文文本或解釋數據、得出科學結論等;但AIGC可以作為高標準語言檢查器,提高稿件可讀性和寫作質量,以消除研究傳播中的語言障礙。
對此,復旦大學則有更嚴格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謝或其他組成部分;禁止進行語言潤色和翻譯。
還有一些高校試圖通過劃定一定的比例來進行限制。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華東師范大學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學生使用指南》中明確,學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業時,需標紅相關內容,且直接生成的內容不能超過全文的20%。天津科技大學則要求,論文中智能生成比例不超40%。
對于這一核心問題,陳杰認為,AI工具可以做一些文章論述的潤色,在文字通順程度、減少錯別字等方面進行提升。此外,一些實驗結果的展示,借助AI的幫助進行表格生成,可以更加直觀和高效。
“在學術論文中,我們在投稿的時候,但凡用到人工智能去做潤色的部分,都會要求主動申報。同時嚴格禁止使用人工智能去形成觀點,這是被列入違反學術誠信的操作。”陳杰強調,“學生要是被發現使用了人工智能來寫作,肯定就是判0分或者重做了。”
此外,不少高校對AI使用要求“留痕”。復旦大學強調,在使用AI工具時,學生必須在本科畢業論文承諾書中明確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稱和版本號、使用時間、具體用途、AI工具生成的內容或提供的建議以及AI工具在論文中的具體使用部分。同時,學生還需保留AI工具處理之前的相關重要材料,以備指導老師或評審專家對使用AI工具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質詢。
監管
用技術高效識別A I偽造內容
科研誠信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科技政策部門、出版機構和科研機構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技術團隊在行動。
北京郵電大學從事多模態大數據處理和理解技術研究的鄂海紅教授團隊,受科技部等部門委托,“用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高效識別由AI生成或者篡改的實驗數據和圖片。
新一輪AI技術發展為學術不端檢測帶來哪些新挑戰?鄂海紅介紹,一方面,與過去學生在網上“手動”拼湊寫論文相比,如今AI生成內容量大幅激增,過去靠專家審稿發現圖文表述不一致等問題來識別造假,但在AI技術普及的當下,造假已規模化。
另一方面,傳統高校學位論文查重主要聚焦于文本相似度檢測,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發展,諸如AI圖像生成與編輯等新型學術創作形式逐漸涌現。為應對層出不窮的新學術不端行為,必須提升檢測能力,讓高校查重維度更全、顆粒度更細,讓檢測更智能。
在圖像學術不端行為自動化檢測方面,團隊取得了重大進展。鄂海紅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團隊研發成果能夠判斷一篇文章中是否存在同其他已發表論文圖像存在重復區域的復用圖像,該檢測技術能夠抵抗各類篡改行為(包括縮放、旋轉、翻轉、亮度、對比度、顏色操作)的干擾。
“在AI生成圖像檢測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人眼越來越難以判別圖像的真實與否,學術出版界對圖像生成偽造檢測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加。通過相關技術手段,我們能使用主流生成模型,反向還原圖像原始噪聲并重新生成一張重構圖像,輸入圖像和重構圖像的差別叫做重構損失,作為判斷圖像是否為AI篡改或生成的依據。”她進一步解釋,“真實圖像的重構損失通常較大,相比生成式偽造圖像差別非常顯著。”
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以批量生產虛假論文為目的的“論文工廠”,這些論文往往具有高度相似的寫作結構以及圖文相關性特征,給傳統檢測方法帶來了巨大挑戰。鄂海紅指出,針對這些復雜場景,團隊進一步拓展技術邊界,開發了多模態數字指紋和獨立檢測機制,寫作結構的檢測準確率超過90%,力求全面覆蓋各類學術不端行為。
2023年9月,鄂海紅教授團隊與萬方數據公司聯合研發的“文察多要素綜合察驗服務”(簡稱文察)已在萬方數據科研誠信服務平臺上線,面向全國所有高校、科研院所、醫藥衛生機構等提供在線大規模自動化論文圖像、文本相似性、AIGC生成、參考文獻風險等多維度綜合檢測察驗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所有高校都會要求學生學位論文,尤其是碩博士論文,在送審前進行查重,但一些專門的學科領域中圖片問題頻發,以及目前大語言模型工具的泛用,僅檢測文本相似性不足以更全面地揭示一篇論文的科研誠信風險問題,需要能檢測更多元素的工具來輔助檢測工作,很多高校已經開始使用文察。學術出版界的一些學術期刊,在投稿、審稿期間也會委托平臺開展察驗服務。
“隨著大模型的發展,服務需求預計會更大。只要有違法行為,就會有相應制止手段。”鄂海紅說道。
引導
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 幫學生正確使用AI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高校應該如何應對?深圳大學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彭小剛認為,人工智能是新的趨勢,不可阻擋,各高校應該積極引導。“大學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當年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一樣,人工智能的使用能力未來將會成為標配。”同時,對于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思考也同樣重要。“人類不能無腦地任由人工智能來控制你,要知道怎樣去用好它。”
彭小剛強調,關于人工智能的課程要分層次,明晰什么是人類應該掌握的,什么是可以用人工智能來替代的。“單純地禁止用AI,或是什么事都用AI,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記者注意到,從2024年起,全國許多高校陸續開設了人工智能通識課,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通識教育的范疇。2025春季學期開學伊始,深圳大學宣布與騰訊云達成合作,共同推出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深大學子本學期即可選課學習。“我們在人工智能通識課中也專門設置了一個章節介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倫理和安全問題,希望可以通過課程規范大家在使用人工智能中的倫理規范。”陳杰說道。
2月24日是彭小剛本學期所負責教授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第一次開課,教室座無虛席。這門課程一周四節,共計3個學分,本學期開設了4個班級的課程。“反響很熱烈,來的同學比預期的多,連續換了兩次更大的教室上課,才基本滿足學生選課需求。”
在鄂海紅看來,幫助學生學會在論文寫作中正確使用AI大模型,一方面要加強學術誠信教育。作為教育者,應著重培養學生對AI工具的批判性使用能力,明確AI的本質是輔助工具,其文本生成、數據分析等功能不能替代研究者的學術判斷與創新思維。因此,學生不僅要掌握AI在提升文獻整理、語法修正等方面的技術優勢,還要清楚認識到AI的使用邊界,警惕其可能引發的學術剽竊、數據失真等風險。
標簽:
精彩閱讀
-
高校如何給AI工具使用“立規矩”?
原標題:學生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現象愈發普遍,使用規范和學術... -
貴州苗族服裝設計師楊春林:“村T”有3...
原標題:把民族服飾送上時裝周的貴州苗族服裝設計師楊春林:村T有3... -
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上調
來源標題: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上調近期,銀行消費貸款市場迎來新變... -
我在春天找尋雄安的模樣
河北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如今的雄安,到底... -
96%的事項可網上辦!稅收數據折射哪些經...
來源標題:96%的事項可網上辦!稅收數據折射哪些經濟亮點?1月1日至3... -
清明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將達2...
來源標題:清明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員將達210萬人次記者彭景... -
文化中國行丨青銅器“生病了”怎么辦?...
來源標題:文化中國行丨青銅器生病了怎么辦?來看文物醫生如何治療青... -
孤獨癥兒童長大成人后只能待家里嗎?—...
來源標題:孤獨癥兒童長大成人后只能待家里嗎?——大齡孤獨癥患者就... -
“硬件”更完善 “軟件”更智能 探訪...
來源標題:硬件更完善 軟件更智能 探訪四省灌區看春灌春灌大面積... -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來源標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近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 -
4100+品牌、71國參展!這場國家級展會有...
來源標題:4100+品牌、71國參展!這場國家級展會有這些看點→第... -
文化中國行|賞花游持續升溫 “鄉”遇...
來源標題:文化中國行|賞花游持續升溫 鄉遇春光精彩紛呈春風和煦,... -
清明假期將至 熱門目的地搶先看
來源標題:清明假期將至 熱門目的地搶先看清明假期(4 4—4 6)馬... -
一線調研丨 農機“出海”忙 看春耕里...
來源標題:一線調研丨 農機出海忙 看春耕里的全球生意近年來,我... -
今天,年輕人如何欣賞中國畫
來源標題:今天,年輕人如何欣賞中國畫中國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瑰... -
人機共創|AI+萬物=∞
來源標題:人機共創|AI+萬物=∞舞臺燈光漸暗,25歲的周鍵抬起... -
“賽事經濟”加速度 跨界聯動全鏈條消...
來源標題:賽事經濟加速度 跨界聯動全鏈條消費場景剛剛過去的3月,... -
感受“未來之城”的意蘊
來源標題:感受未來之城的意蘊8年時間,河北雄安新區,如今長成什么... -
“賞花經濟”激活消費新動能
來源標題:賞花經濟激活消費新動能【專家點評】作者:王藝潼(中央黨... -
在武漢,看一城花開
一城粉黛與四月的清風,帶我們進入武漢的春天。如今,50萬株櫻花次... -
節令之美丨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來源標題:節令之美丨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又是一年清明... -
黑土地“小巨人”:練就獨門絕技 掘金...
強勇、劉赫垚、戴錦镕近幾年,哈爾濱電碳廠有限責任公司逐步舍棄年... -
健身直播間跑出“汗水經濟” 線上健身...
近年來,線上健身以其高效便捷、傳播廣泛等特點,迅速發展為一種新... -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用好科技創新關鍵變量
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黨的二十屆三中... -
全球首次對比展出月球正面和背面樣品 ...
月球背面的樣品和月球正面的樣品,在同一個展廳相鄰的位置進行展示... -
商務部:大力推進數字、綠色、智能消費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商務部今年將在加力擴圍... -
即刻關閉手機“免密支付”
一位網友意外丟失了手機,而后某一天深夜0:39,當該網友正酣睡時,... -
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數據動能
近期,多地智慧農業建設傳來佳績,草莓巡檢機器人、長臂噴霧機等打... -
AI玩具熱潮席卷義烏市場
在浙江義烏,玩具行業正迎來一場智能化的變革。隨著AI技術、物聯網... -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
記者4月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由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 -
“一腦多態”賦能,7款人形機器人解鎖多...
在室內或鋪裝路面可采用輪式人形機器人,而在有臺階等復雜路面情況... -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開幕
來源標題: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開幕月球背面的樣品和... -
SpaceX極地軌道載人任務有哪些看點
來源標題:SpaceX極地軌道載人任務有哪些看點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晚... -
新計算單元能模擬電子神經元和突觸行為
來源標題:新計算單元能模擬電子神經元和突觸行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研... -
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實現高...
來源標題: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實現高速太空旅行通過將... -
受蜜蜂啟發 可控飛行的最小無線機器人問世
來源標題:受蜜蜂啟發 可控飛行的最小無線機器人問世美國加州大學... -
以科技創新驅動藍色未來
來源標題:以科技創新驅動藍色未來海洋覆蓋了全球70%以上的面積,但... -
探索國際科技合作新路徑
來源標題:探索國際科技合作新路徑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 -
構建全球創新生態新范式
來源標題:構建全球創新生態新范式只有通過國際合作,才能獲得最好... -
5G-A助力人形機器人“加速跑”
來源標題:5G-A助力人形機器人加速跑走進會議大廳,咨詢臺接待來訪...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積極擴產
丁 蓉近日,華為首款闊折疊屏手機Pura X正式開售。《證券日報》記... -
“東數西算”新支點 “中國算谷”正崛起
賈 麗隨著全球AI算力需求爆發性增長,中國西部悄然崛起一座綠色智... -
人工智能大模型激烈比拼 縱深開拓應用...
鄭萃穎3月31日,文小言(原名文心一言)完成品牌煥新與功能升級,宣布... -
體育經濟“跑”出消費新場景
熊彥莎草長鶯飛,春意盎然,又到一年跑馬季。3月30日,上海、杭州、... -
克難攻堅 國盾量子深深扎根量子科技產業化
如何保證通信的安全性?怎樣突破現有經典計算機的算力上限?更高水平... -
美的集團發力人形機器人賽道
美的集團近日發布的公告披露,計劃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超過100億元且... -
5G-A助力人形機器人“加速跑”
崔 爽走進會議大廳,咨詢臺接待來訪的是機器人,咖啡桌前制作咖啡... -
雪落有聲!吉林打造冰雪經濟發展新高地
陽春三月雪,潤物亦有聲,吉林省2024 2025雪季迎來收官時節。據測... -
“人工智能+”,央企咋布局?
為更好擁抱人工智能,國務院國資委部署實施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中... -
杭州試點打造國家級數據“高速公路”
4月1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杭州市試點項目正式啟動,... -
人工智能新模型可精準預測雷擊引發野火風險
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3月3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團隊聯合多所高校,... -
3月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新看點
3月,人工智能(AI)領域持續風起云涌,大模型競爭加劇,行業應用向縱... -
《易達威學術微課堂》首期錄制圓滿啟動...
2025年3月——由易達威學術出版社打造的公益欄目《易達威學術微課堂 -
瓊港澳簽約合作構建“黃金旅游三角區”
瓊港澳旅游發展戰略合作交流座談會暨簽約儀式1日在海口舉行。海南省... -
杭州試點打造國家級數據“高速公路”
4月1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杭州市試點項目正式啟動,... -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
近日上海舉辦旅游發展大會部署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 -
找增量轉動能,湖南構建工業增長“第二曲...
大地回春,萬象更新。在制造業大省湖南,走進一個個工廠車間,產業... -
雪落有聲!吉林打造冰雪經濟發展新高地
陽春三月雪,潤物亦有聲,吉林省2024 2025雪季迎來收官時節。據測... -
海南離島免稅提貨新規實施兩年 購物總...
記者從海口海關獲悉:自2023年4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提貨新規實施至202... -
多舉措促發展 重慶加快打造民營經濟發...
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重慶市立足自身資... -
寒區試車:讓“冷資源”點燃“熱引擎”
從北京向北飛行2個半小時,落地后驅車3個小時,便到了內蒙古自治區... -
遼河油田豐富AI大模型應用場景
記者3月31日從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獲悉,由該公司科技信息部、企管... -
“甘”牌寒旱農業成果“落地生金”
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長期以來單產水平不高,... -
東風汽車博物館在湖北十堰開館
3月26日,中部地區首座以汽車工業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風... -
廣汽豐田玩轉新媒體背后,不僅僅是流量...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社交媒體已成為車企必爭之地。最近一個月里,社... -
廣州車企搶占智能出行生態高地
在3月28日—30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各方專家學... -
跳出無序競爭 汽車業要變“搶蛋糕”為...
韓忠楠國內汽車產業無序競爭問題突出,已引起各方高度關注。近日,... -
2025年3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6%
3月3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中國汽車經... -
市場規模UP!中國“多點發力”推動新能...
正在北京舉辦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中... -
動力電池產業要居安思危
我們國家在動力電池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發展,但其他... -
汽車消費政策透視:短期激活市場 長期...
在當前經濟形勢之下,汽車消費領域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發力點... -
小米通報“SU7高速碰撞爆燃”細節
4月1日午間,就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小米公司發言人官微發文... -
廣汽本田新能源工廠投產 首款純電動車...
2025年3月26日,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正式投產,首款純電動車型... -
凝聚32年時尚力量 真維斯再獲亮眼成績
3月28日,在剛剛落幕的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上,國民服裝品牌真... -
LVMH任命腕表部門新CEO
LVMH任命腕表部門新CEO日前,LVMH 集團正式任命Jean-Christophe B... -
利潤增長超70% 昔日“女鞋王”歸來?
近日,達芙妮國際(以下簡稱達芙妮)發布2024年業績公告。在2023年業... -
重塑消費端,新老珠寶品牌交相輝映
買黃金也要排隊?這種現象,從今年元旦以來持續出現在豫園商城。作為... -
匠心意蘊 瑰彩綻放 BVLGARI寶格麗“珍...
3月29日,意大利珠寶世家BVLGARI寶格麗珍品鑒賞高級珠寶及腕表展于... -
第十四屆“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初...
3月23日,第十四屆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初評于北京舉行,經過3月2... -
溫柔清雅 “淺春系”穿搭有點甜
明媚春季穿什么踏青?記者留意到,淺春系穿搭正流行。據了解,這種獨... -
紡織行業加速“智”變
核心閱讀紡織行業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 -
平均店效超越國際奢侈品 老鋪黃金如何...
老鋪黃金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報。3月31日,老鋪黃金發布2024年業績... -
資生堂求解醫美賽道
醫美賽道會是資生堂的解藥嗎?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資生堂推出... -
保糧安 助春耕 | 國投羅鉀在云南曲靖...
創新賦農 綠洲同豐3月25日至27日,國投羅鉀聯合四川邦力達在云南曲 -
【以汗水潤綠,讓希望扎根】少室山武術...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播種希望的好時節。2025年3月12日植樹節, -
智啟云川:開啟AI算力輕資產時代,助力...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對算力的... -
鏈接全球機遇,賦能跨境人才——2025職...
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體系深刻調整的背景下,2025職場無界中美 -
2025年龍江服務消費季暨乳制品展銷節盛...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大力 -
2025中關村論壇見證:禾美生物與一輕控...
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主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盛大啟 -
怎么選擇合適的跨境出海服務商?我們測評...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揚帆“出海”,跨境服務商的重要性也與日俱... -
北斗技術加持,UniStrong 智能挖掘機系...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工程建設領域也正經歷著一場智能化變革。... -
【一起跑一場,一起喝一杯】鳳鳴未央,...
3月29日清晨,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內春意涌動,三千余名跑友 -
水井坊戰略迭代 治愈消費者的酒桌焦慮
3月的成都糖酒會,空氣里飄著酒香與火鍋味。在這個已成為消費者與行 -
2025大連大櫻桃品牌發展大會盛大啟幕
2025年3月28日,以“創新驅動、渠道布局、品牌升級、高端引領”為主 -
阿里媽媽聯合益普索重磅發布《2025向新...
在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臨界點的今天,商業世界正經歷一場靜默卻深刻的范... -
三生有幸 感恩有您 | 小茅生日主題活...
歲月如旅,步履不停。2022年3月31日,初出茅廬的小茅與大家第一次見 -
問界新車引爆市場,廣發卡以綠色金融助...
鴻蒙智行日前開啟問界新款車型M8系列、M9 2025款預售。消息一出,短 -
破局出海隱形門檻!Pattern栢藤全鏈路助...
中國 · 廣州,2025年3月26日由全球電商行業領軍企業Pattern栢藤 -
老板電器AWE首發"光焱金鋼艙",定義洗碗...
在消費升級與健康意識覺醒的雙重驅動下,洗碗機正從“解放雙手”的... -
智駕時代,傳祺向往吹響進擊號角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車產業的當下,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百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