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貴州苗族服裝設計師楊春林:“村T”有3萬人參與,我只是搬運工

2025-04-02 14:23:50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把民族服飾送上時裝周的貴州苗族服裝設計師楊春林:

“村T”有3萬人參與,我只是搬運工

70多歲的老人背著5歲孩子走秀。本版圖片/受訪者供圖

楊春林。

70多歲的老人挽起褲腿、腳踩草鞋,扛著老木犁,和他一起的還有45個孩子:有的挑著酸湯魚,有的拎著丹寨鳥籠,有的就站在老人的犁上,袖口的一圈圈繡花隨著步伐閃光。從中國西南到首都,他們跨了約1800公里,終于在3月22日這天,把苗族、侗族的刺繡和銀飾送到了聚光燈底下。

這是這位貴州農民第一次走秀,第一次就走上了中國國際時裝周的T臺。

創意來自36歲的苗族服裝設計師楊春林。他來自貴州凱里灣水鎮雙元寨,皮膚黝黑,留著小辮兒,從肩袖到鞋面,處處繡花。他的苗族名字叫古阿新,寓意“勇敢”和“希望”。

這場秀紅了,最直觀的體現是,楊春林變得異常忙碌,每天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分割,品牌贊助商、媒體都找來,一小時能接五六個電話。和新京報記者的交談中,他坦言,可能就像自己不標準的普通話一樣,孩子們的步伐并不專業,他們緊張、臉紅,走得歪歪扭扭,但也正是這股純粹和原始觸動了觀眾。

“我只是搬運工。”楊春林反復強調,自己只是將服飾搬上了T臺,傳統民族服飾的顏色和款式無法出自某位設計師之手,那是幾代人文化與審美的積淀。新京報記者 徐鳴

談時裝周

“失誤”展現了孩子們的純真

新京報:為什么想要帶孩子們參加中國國際時裝周?

楊春林: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中國國際時裝周。去年9月我帶著大山里的40多位媽媽參加時裝周,回來后,很多孩子都問:“我能不能去參加?”當時我就產生了帶孩子們參加民族時裝秀的念頭。今年我再次提交作品,通過了選拔。

在我們苗族文化中,孩子一出生,母親就要為他們繡一套衣服。這套衣服由背、肩、袖口、前胸、前后擺片等十幾個板塊構成,使用平繡、堆繡等多種手工繡技藝。因為工序復雜,加上媽媽只有在農閑時才有空繡,所以一件成衣通常需要繡五六年,孩子可能只穿一年就穿不上了。我覺得,這套衣服是真正的奢侈品。

新京報:舞臺包含哪些設計元素?

楊春林:整場秀運用了苗族刺繡、侗族刺繡、水族馬尾繡、蠟染、銀飾等非遺技藝,還有苗族飛歌、蘆笙舞等表演。其中一位小朋友穿的是古老的百鳥衣,這件百鳥衣是他曾祖父留下來的,歷經120年。孩子們走秀時手里拿著酸湯魚、丹寨鳥籠、苗家血豆腐等特色物品。

新京報:老人扛著犁背著孩子走秀的創意是怎么來的?

楊春林:原本計劃是父親背女兒,因孩子的父親生病無法到場,另一位小朋友的爺爺臨時救場。那位爺爺是我們貴州的農民,穿著草鞋,扛著我們日常干農活用的犁,犁是專門從貴州寄來的。他走秀時沒有伴奏音樂,只有自己清唱的民歌。這不是設計好的時尚創意,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呈現。

新京報:孩子們表現得怎么樣?

楊春林:如果是專業童模,出場后應該徑直往前走,表情高冷,眼神緊跟攝像機。但我們的孩子走得歪歪扭扭,眼神東瞄西瞟。看到觀眾給他們鼓掌加油,孩子們就忍不住揮手打招呼。按走秀規則,模特不能與觀眾互動,但正是這些“失誤”展現了孩子的純真,獲得這么強烈的反響。

新京報:孩子們走秀時現場觀眾有什么反應?

楊春林:設計師通常不能在現場看自己的秀,但我聽到了持續不斷的掌聲,走秀場上一般很少有掌聲。

談民族服飾

同樣的繡花,代表我們是一家人

新京報:選拔模特的標準是什么?

楊春林:我的標準就是“以衣服來選人”,只看服飾的精美度。今年2月,招募發出后,有2000多位家長拿著自己家的衣服、帶著孩子報名,最終我們選了其中45個孩子。

新京報:孩子們能理解穿著民族服飾走秀的含義嗎?

楊春林:出發前,我跟家長們說,孩子太小可能不理解,可以教一下。來的路途中,有些孩子就拿著媽媽給的稿子背,擔心記者采訪時自己沒說好。

但后來我發現,孩子們對服飾上的繡花有自己的理解。有的孩子會說:“我喜歡這種花朵,不知道它是什么含義,但是看到媽媽、外婆身上都有這種花朵,我就覺得我們是一家人。”這種回答讓我出乎意料。

新京報:服裝有沒有受到好評?

楊春林:在貴州海選完服飾,我們邀請了研究民族服飾的專家、教授,對入選的衣服做指導。比如,更換一下搭配的鞋子、帽子等,或者把衣服顏色搭配得更協調。很多設計師稱贊這些服裝設計得精美,但我也會直說:“我怎么可能設計出這些服裝?”我一直說我只是民族服飾的“搬運工”,它們并非出自一位設計師之手,而是母親、祖母乃至曾祖母幾代人審美的積淀。

民族服裝支系繁多且復雜,一套完整的苗族服裝通常會有幾十件配件,包括前片、后片,還有綁腿的、綁腳的以及頭飾,我前幾年就曾經搭配出錯。因此這次我堅持要母親跟著孩子來,只有她們最懂這些服飾。

談貴州“村T”

把T臺搬回家鄉 希望觀眾贊美媽媽們的服裝

新京報:我們了解到你在貴州舉辦了鄉村T臺秀,可以介紹一下嗎?

楊春林:從去年7月起,每周五、六、日,我們都會在凱里市風情園長廊舉辦貴州“村T”,至今已經舉辦了400多個主題秀場,一共有3萬多人參與,去年為當地創收3600多萬元。從最初僅在附近村莊小范圍舉辦,發展到如今全國各地的人都來走秀。

新京報:創辦貴州“村T”的初衷是什么?

楊春林:源于我的媽媽。我和媽媽曾經收到倫敦時裝周的邀請,我帶她去歐洲展示了我們的服裝,當地人很驚訝,以為這種古老東西只在博物館里,不會存在于現實中。村里其他一百多位母親都非常羨慕這種經歷,但我無法帶她們每個人站上國際舞臺,就想把T臺搬回家鄉。

在老家,許多女性一生中最閃耀的時刻是婚禮,她們會穿上母親或外婆制作的嫁衣。穿上嫁衣那一刻,她們是擁有自己名字的“某某某”,但婚后,她們就變成了“誰的媽媽”。她們說,只有在舞臺上走秀,她們才能擁有自己的名字。我希望她們能受到燈光和攝像頭的環繞,有觀眾贊美她們的服裝。

新京報:“村T”現在成了很多游客的打卡地,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楊春林:有一點我比較擔心,部分游客僅僅是為了打卡拍照,就把服裝簡單套在身上,沒有穿戴齊整就上臺展示。但我們苗族的女性,盡管不會化妝,也要精心梳妝準備,她們穿服裝需要半小時,少個手鐲都拒絕出場——這種對服飾的敬畏之心才是最重要的。

新京報:對未來“村T”的發展,你有什么設想嗎?

楊春林:因為是公益平臺,我的初衷是幫助家鄉。比如,有人會展示自家的草藥、蔬菜、臘肉,如果能通過我們的平臺幫助大家銷售農產品,那當然很理想。不過,目前我們嚴格把控,禁止打廣告和拉橫幅行為。我特別擔心隨著后期商業化的發展,T臺是否還能保持最初的模樣。

談設計風格

時裝秀應該是展示不同文化的舞臺

新京報:你的設計理念是什么?

楊春林:我最早定位就是“花一樣的男子”,從貴州山區到上大學,再到成為設計師,始終堅持繡花的穿衣風格,因為國內的繡花男裝特別少。我創業后,很多歌手、藝術家會來購買我的服裝,他們說,“你一定要去參加時裝周,要去提高自己。”

新京報:你的設計風格有沒有被時裝界質疑過?

楊春林:我之前報名參加過許多時裝周,多次被拒之門外,說我設計的衣服“太民族風,不符合時尚標準”,我才意識到,這類服飾似乎難以登上大雅之堂。但我認為,時裝秀應該是展示不同文化的舞臺,而不是對美有所限制。

我也慢慢感受到了變化。最近,中國服裝協會的老師還跟我提到,在貴州“村T”的影響下,此次時裝周還有彝族、藏族、傈僳族的設計師來展示民族服飾。

新京報:接下來你的工作計劃是什么?

楊春林:目前我的重心之一,是借用良好的曝光度,讓城市的孩子們、媽媽們來到我的家鄉。在時裝設計方面,我希望能創辦一場少數民族時裝周。我和團隊還在探討如何讓媽媽們通過“村T”平臺獲得收入,讓大家在走秀之外有更多收獲。

標簽:

精彩閱讀

廣西凌云萬畝李花進入盛放期 農旅融合促振興

商務部:前2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4.9%

搶“鮮”生意手慢無 云南鮮花香飄世界

陜西專門立法加強黃帝陵保護 4月1日起施行

農業農村部推出“美麗鄉村游”60條精品線路 有何“亮點”?90秒快速了解!

一站式康養+旅居養老+陪診服務 “銀發經濟”蓬勃發展、潛力無限

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今年消費市場總體將呈現平穩發展態勢

文化中國行 | 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這是屬于侗寨鼓樓的時光膠囊

新疆多地遭遇降雪降溫天氣 各部門多舉措保生產保暢通

“春賞花、秋食果”沉浸式感受神州大地滿園春色和澎湃活力

超級三月燃動香港國際機場,共赴全新品質購物之旅

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直擊:家電嘗試擁抱AI “以舊換新”探新模式尋增長點

高層論壇2025|以高質量數據促進人工智能發展,國家數據局將開展四方面工作

瞭望 | 原子級制造驅動未來產業

新品密集發布 人形機器人加速產業“進化”

“人工智能+”助力消費煥新

我國首次實現上萬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智能公共設施“失能”誰來管

“太空如廁”為何是個科學難題

博鰲熱議:捅破手機行業天花板的會是機器人嗎?

全球首款電池供電的可穿戴經顱磁刺激設備研發成功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舉行20余場配套活動

新型光電子芯片能效和帶寬創紀錄

3D細胞培養系統助力新藥開發

太空生物研究為農業變革提供全新可能

火星上發現長鏈有機分子

晶體“倉庫”實現高劑量長效給藥

干細胞療法恢復脊髓損傷者運動能力

首個國產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發育“時空圖譜”繪制

國產家電成“頂流” AI傍身站“C位”

構建“氣象+大語言模型+5G+機器人技術”創新典范

國務院國資委:深化央企“AI+”專項行動

三大運營商:擁抱人工智能 加碼算力投資

“快魚吃慢魚”助力半導體行業創新發展

三大電信運營商2025年資本開支計劃近三千億元

新品密集發布 人形機器人加速產業“進化”

加碼AI醫療 螞蟻集團升級三大產品體系

中消協提示:謹防“免密支付”盜刷漏洞

“人工智能+”助力消費煥新

AI醫生看病靠譜嗎

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2025年實踐案例及領先科技獎宣介會

流動嫁衣間:公益婚紗讓勤儉成時尚

瑞士手表2月出口額下降8.2%

線上紅利消退 品牌女裝轉戰線下

金價波動加劇 投資消費雙線遇冷

低調發財!意大利“靜奢”品牌業績逆勢增長

國博鳳冠冰箱貼銷量破百萬

一次性日用品 使用時有講究

時尚基因融入商圈消費活力涌動京城

一只寵物的“身價”正在重塑消費市場

百麗時尚深化運動休閑賽道,攜手Authentic升級Champion大中華區業務

售價38.98萬元—44.98萬元 騰勢N9上市

搭載高階智駕 二代哈弗梟龍MAX開啟預售

限時價10.39萬元起 奇瑞艾瑞澤8 PRO上市

零跑汽車早盤漲逾5%,花旗:將目標價由50.1港元調升至74.2港元,上調2026及27年的銷量預...

自主品牌車企激戰高階智駕賽道

用示界造富康,名牌“加身”的神龍汽車欲重整旗鼓

比亞迪史上最強財報出爐:營收7771億、現金儲備1549億

李書福脫稿演講“帶貨”AR眼鏡

汽車智能化風險正敲響警鐘

超20億元債轉股能否“救活”哪吒汽車?

航空業支撐中國逾千萬就業

對于中國經濟及全球發展,國際經濟大咖這么看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新設外企194家 同比增九成

北京營商環境改革持續迭代升級

北京市殯葬惠民政策有哪些?

閩寧“純綠電小鎮”背后的“鏈式反應”

科技助廣西來賓端穩“糖罐子”

內蒙古首家AI智能學校開啟教學

安徽:厚植創新創業沃土 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創新搖籃"

粵頒發首張“粵妝甄品”認證證書

油菜花“有財發”!沙膽彪春日限定上新,花田品鑒浪漫直擊!

清明將至 短途旅游線路火爆 這些寶藏地等你打卡

2024年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 我國“綠色家底”持續增厚

我國鋼鐵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關注首發經濟|國潮等東方美學為何成為青年消費的“流量密碼”

福建泰寧:傳統與現代交融 古城“活化”繪新景

從“悶聲發財”到“名利雙收” ——2024-2025吉林雪季系列觀察之一

寒潮打斷升溫 局地降溫將超20℃

近230個品牌亮相中國國際時裝周 以“秀”為媒推動產業鏈融合創新

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大會將于28日舉辦 國內外高校前沿科創成果集體路演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啟幕 傾聽世界變局中的亞洲呼聲

服務對外開放、促進貿易發展、便利人員往來——航空口岸迎來新變化

票制互通、支付兼容 軌道交通換乘更便捷了!

科技“討海”讓海鮮更鮮活

游古鎮看《哪吒》 臺青浙江嘉興“尋根”領略文化魅力

天山南北奏響“智慧春耕”協奏曲

百年奢品家電ASKO斬獲多項艾普蘭獎 領跑高端家電浪潮

“花樣”經濟新觀察|“賞花經濟”煥發蓬勃生機

【鄉路上,感受脈動中國】蝴蝶蘭盛放 為鄉村振興“增色添香”

靜養百天!大熊貓“福寶”25日與公眾再度見面

遇見,在賽場之外

秀我中國丨春日限定版的浪漫 余杭最美櫻花大道上線

【普惠金融】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舉辦 “融合創新,共贏未來——2025年結算新動能”專場活動

“雙羽天下”新賽季促進成渝雙城經濟與健康雙增長!

“水潤清流”農產品公共品牌發布 開啟特色農業新征程

葉酸界的“頂流”!斯利安憑什么成為醫生推薦首選?

聚焦海外全媒體營銷 中企跨境跨境廣告通解鎖出海廣告營銷新玩法

七十五載匠心沉淀:藝術家電gorenje攜三款新品亮相AWE2025

西安善佑家政:萬億藍海中的“家政黃埔”

合而不同、AI無止境,2025中國家電創新零售峰會探索市場新篇章

中國汽車乘智能化之風狂飆,傳祺向往給出“高階”答案

電子產品“偷”走睡眠,科學助眠怎么做?

20兆瓦級全國產化天然氣管道壓縮機組發運

具身智能仿真平臺“格物”發布:可一套代碼覆蓋百余款機器人

月壤研究確定月球最古老的撞擊遺跡形成于42.5億年前

“具身智能”版AI與人類最合拍

人形機器人正在長三角找工作 “把價格打下來”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