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我國將加強入海排污口監管

2024-10-11 16:02:58    來源:新華網

記者11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海洋環境問題的根子在陸上,入海排污口是陸源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的最后一道“閘口”。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指導沿海地方深入推進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逐步摸清入海排污口底數,納入臺賬管理的入海排污口數量大幅增加,急需通過出臺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入海排污口設置、備案、監測、執法等具體監管要求,為規范和加強入海排污口全鏈條監管奠定基礎。

此次印發實施的管理辦法,按照“全面覆蓋、分類管理、全過程監管”的原則,細化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要求,建立入海排污口長效監督管理機制。

全面覆蓋,即將所有類型的入海排污口全部納入監管。過去排污口監管的主要對象是工業排污口和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等,但排查發現沿海地區存在大量規模以下養殖排污口、生活污水散排口等,并存在違規設置、污水直排、借道排污等問題。因此,管理辦法與當前正在開展的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相銜接,將監管對象覆蓋到排查發現的所有類型排污口。分類管理,即按照入海排污口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兼顧考慮目前監管基礎,將其分為重點管理、簡化管理和一般管理三類。全過程監管,即包括入海排污口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要求。

生態環境部將完善全國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日常調度、駐點幫扶、核查抽測等手段,加大對地方的指導督促,并及時開展調研評估。

標簽:

精彩閱讀

蜂巢能源攜手合作伙伴 共筑新能源供應鏈金融新生態

新能源多功能車Vala Pro發布,續航大幅提升至505公里

2024服貿會:一嗨租車當選“低碳出行文旅服務典范企業”

Super Care超級試驗&母嬰健康汽車體系發布

聽我的,想撿漏今年買油車

長安啟源A07全新真香版,正式接受預訂

福特蒙迪歐1.5T混動版舒雅型上市 官方指導價17.78萬元

打造“健康汽車”,2024“零甲醛”汽車技術研討活動亮成果

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 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

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指數投資大步流星

金融活水潤小微 續貸政策再優化

向新而行 上市公司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MLF利率如期下行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9家消金公司年內合計發行484億元金融債

“并購六條”支持上市券商并購重組 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

多家上市公司押注算力賽道 成果仍待檢驗

多元寬基指數產品“上新” 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

上市旅企紛紛積極“引流” 國慶旅游市場將再掀熱潮

用時不到5秒的AI估重如何助力智慧養豬?

“煉靶”十年終“出彩”——“小巨人”晶聯光電的“破壁”之道

多家上市公司押注算力賽道 成果仍待檢驗

從“1”到“400萬個” 移動通信迭代升級

從“1”到“50萬億元” 電子商務全面開花

數字出版掀起“文化產業圈”新旋風

江蘇:“算力”解放“人力” 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AI浪潮激活市場有效需求 上市公司持續創新鍛造發展韌性

新產品首發首秀 “含科量”更高更足

AI研究產出增幅最大的10家機構6家來自中國

古人類發酵制奶酪技術如何交流擴散?中國科學家古DNA研究揭秘

記者體驗Meta AR眼鏡:上手簡單很容易沉浸其中

瑞士研究人員設計出小巧高效的“基因剪刀”

一箭五星!力箭一號火箭發射看點解析

AI助力考古學家新發現300多個納斯卡地畫

研究人員成功重建南非迄今最古老人類基因組

我國全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根本好轉

將宇宙看得更遠更清!“中國天眼”核心陣試驗樣機開工建設

“中國天眼”不斷拓展人類觀天極限

我國交通運輸領域技術設備呈現更智能、更綠色、更安全新趨向

加快推進舒蘭稻米產業的全鏈化、高端化、馳名化

七牛云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遠程眼科又添生力軍——京瞻醫療設立遠程眼科診療平臺

港珠澳大橋2024年國慶節假期免費通行

“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趙忠賢:讓中國高溫超導躋身國際前列

2023年我國仲裁機構仲裁案件標的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

共繪美麗中國新畫卷、加速邁進科技強國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外籍人士為上海工業博物館建設建言獻策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客源地突破100個國家和地區

河北衡水168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開展簽約服務

探訪上海首個世界自然遺產:當“捕鳥人”變身“護鳥人”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空間安全 嚴守青少年不良網絡消費大門

南海西北陸坡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尋美濟寧 文化“兩創”一路生花

全國新增電動自行車各類充電端口700余萬個

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十年下降54%

全國備案博物館免費開放率超九成

4000多家中小博物館將進行特色化提升

訪問一周,美國高中生感慨: “如果不來中國,我就不會學到這么多”

多次刷新紀錄!“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建設完工

“民資入鐵”如何行穩致遠?這兩條高鐵打了個樣

“兩翼齊飛” 力箭一號遙四運載火箭一箭五星發射成功

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國家文物局回應社會關切

國家文物局:增強相關調查研究力度 讓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9項 保持領先地位

全能型強冷空氣今起影響我國 28日起大范圍雨雪來襲

有的托、方便托、放心托——重慶萬州著力打造“15分鐘托育圈”

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預計2035年前后建成

月壤樣品、航空裝備……中國航展“劇透”來了

峽谷云端稻飄香

新修訂的三科統編教材師生反饋如何?

大熊貓“安安”“可可”今日赴港 將定居海洋公園

我國文物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

航空育種土豆即將收獲 探訪最新生長情況

陽澄湖“第一簍蟹”開捕!順豐無人機領鮮護航,開啟“無人配送+智能收派”新業態

SHEIN加持產業帶“優品”出海計劃,加碼賦能產業帶創新與高質量出海

海南省科學技術獎“陸、海、空”成果豐碩

新一代植物絕緣油通過13項型式試驗

通過操縱光子動量 純硅光學性能提升四個數量級

超低成本電池陰極材料研發成功

AI“模型崩潰”風險需警惕

一箭五星,力箭一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能上網的月球科研站要來了!多項探月任務將按計劃實施

賞析數字科技“千景圖”

超低成本電池陰極材料研發成功,有望改變能源存儲和電動汽車供能方式

我國首列氫能源智能城際動車組問世

西湖大學技術團隊發布極致輕薄AR眼鏡,雙目重量僅5.4克

打通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堵點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有新解

裝備制造行業向“高”攀登

202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大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信息通信:強勁高質量發展“信息大動脈”

捷龍三號“一箭八星”發射成功

AI“模型崩潰”風險需警惕

世界計算大會開幕

一箭八星“太空拼車”!捷龍三號火箭海上成功發射

智造世界 創造美好——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觀察

我國綠色智能計算產業“井噴”發展

數字里的新質生產力|“數字大腦”如何指揮三萬多機器人?

一箭五星!力箭一號火箭發射看點解析

一臺"數字大腦"如何"指揮"30000多個機器人?

打通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堵點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杭州“直播電商第一區”:大流量匯聚正能量

打造芯片“鐵幕”?美國這一套行不通

網紅主播應當拼什么

中國汽研推出新能源汽車安全新質測評認證項目

阿維塔 07獲新能源汽車安全新質測評電動汽車電安全之星

夏曉川:未來整車與供應商之間將重塑“網狀共生”的新型關系

樂道來了,蔚來離自己的理想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