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可穿戴設備將成為AI應用落地新風口

2024-08-22 17:49:09    來源:新華網

來源標題:可穿戴設備將成為AI應用落地新風口

2023年末,初創公司Humane發布一款別在衣服上的AI設備——AI Pin,可以連接到基于GPT-4開發的專有大模型,并通過投影方式完成交互。AI Pin吹響了可穿戴設備變革的新號角,2024年以來,多家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等公司開始進軍可穿戴領域,智能戒指、智能吊墜等各類加載AI功能的新型可穿戴產品陸續亮相。“可穿戴設備”作為現今使用廣泛的移動終端硬件,與人體距離最近,與日常生活融合最緊密,在AI技術的加持下,或將在部分場景取代手機、電腦等硬件,實現AI邊緣設備重構,成為大模型落地最重要的載體。

可穿戴設備正在發生顛覆性變革,市場前景可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可穿戴設備迎來顛覆性變革。一是產品形態上,新型可穿戴設備呈現隱形、輕量、柔性趨勢。目前微電子技術、電子芯片集成度的不斷提高加快了電子器件在設計中的微型化進程,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小甚至讓人感覺隱形。同時,科技廠商為提升用戶黏度,增加消費者使用頻率,將輕量化作為產品設計重點。另外,為與人體更好地結合以提升信息傳輸的效率,柔性電子材料和柔性接口的電子器件研發也成為可穿戴設備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與方向。二是交互模式上,新型可穿戴設備將完全顛覆傳統人機交互。硬件終端傳統交互方式是通過物理接觸(按鍵、觸碰等),伴隨更先進的語言理解和多模態處理技術,新型可穿戴設備可以通過語音、手勢、圖像、心率甚至意念等方式進行交互,同時處理語音和視覺信息,從而充分理解用戶的需求,并提供最合適的幫助,實現真正自然的人機對話。三是技術路徑上,新型可穿戴設備逐漸剝離手機生態,開辟獨立的終端技術路線。蘋果、三星等科技巨頭一直將可穿戴設備作為手機的延伸產品,信息推送都依賴藍牙或者網絡與手機之間進行通信。而大量初創公司開始研發并不斷推出不再依賴智能手機的可穿戴設備,如Humane發布AI Pin,旨在通過AI技術加可穿戴計算為用戶帶來沒有智能手機的世界;Rabbit發布Rabbit R1定位為人工智能助手,無須同手機進行連接,發布當天訂單就達到了1萬臺;OPPO與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手表版,可以脫離手機獨立使用微信,成為智能手表走向獨立的里程碑。

可穿戴設備有望成為AI應用創新的核心平臺

生成式AI大爆發后,終端廠商不斷探索終端產品與AI結合的方式,以期釋放更大的產品潛力。從國外科技巨頭的動態來看,似乎形成一種共識,AI落地需要新的硬件平臺,而可穿戴設備是想象空間最為巨大的硬件系列。Meta、Google、微軟、OpenAI等AI領域的領先公司,都在嘗試將旗下視覺和語言相關的AI技術融入智能眼鏡和其他帶有攝像頭的可穿戴設備。比如“RAY-BAN|Meta”系列眼鏡上線了AI功能;Oura Ring推出個人AI健康顧問,可以為用戶提供短期和長期健康建議;Opuz Ring將新的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結合,無須針頭、皮膚貼片和刺破手指便可隨時監測用戶血糖……

首先,AI+可穿戴設備具有更強的數據馬太效應。多模態能力賦予了可穿戴設備相較于其他設備更為獨特的價值主張,作為最貼近人體的設備,能夠利用ECG和其他多樣化的傳感器來收集用戶自身與環境的大量數據,這是其他設備所無法實現的。在融合了AI技術后,不再只是簡單收集和展示數據,而是擁有人類層面的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穿戴設備每多增加一個傳感器,AI就能多創建數十個基于該傳感器的全新應用場景。獲取的用戶數據越多,對用戶了解得越多,可創新的應用場景就越多,能給予用戶的服務就越深。

其次,可穿戴設備可能成為最便捷的AI入口。AI大模型要實現落地應用,需與設備深度結合。從當前趨勢來看,AI與用戶之間的關系主要以AI Agent的方式出現,通過感知用戶以及周圍環境,幫助完成決策。

AI與可穿戴設備的融合和大規模落地仍存在瓶頸

從目前落地應用情況來看,TWS耳機、智能手表、AR智能眼鏡這三大主流終端產品都已經搭載了AI技術。但AI+可穿戴設備還處于各類“小設備”自由生長的市場探索階段,距離規模化仍存在阻礙因素。

一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功能重疊,屬于探索性產品。手環、手表、戒指等產品都聚焦于社交功能以及呼吸心率和睡眠等方面的健康檢測功能,即使形態各異,但其功能內核并無明顯區別,可以說將來什么形態的設備能流行和盈利尚不明朗,各廠商在不斷推出新形態產品的過程中試探著市場的反應。二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定位處于手機和PC的下位,缺乏專門開疆拓土的主力軍。可穿戴設備多由手機廠商制造,數據顯示,全球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分別是蘋果、Imagine Marketing、小米、三星和華為,市場份額合計超過50%。這些廠商更多是基于手機功能的延伸開發可穿戴設備,在此情況下,智能可穿戴設備缺乏自己的“主力軍”,其研發難免受到手機廠商主營業務的擠兌,影響市場潛力的釋放。三是端側算力仍是AI落地可穿戴設備的最大瓶頸。目前端側算力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端側AI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即使在手機、PC上,NPU的算力也還無法完全滿足端側大模型的流暢運行需求,更不用說對于體型、功耗、成本等方面要求更高的可穿戴設備。此前包括AI Pin、Rabbit R1在內的所謂“原生AI設備”出現識別不準、響應遲緩、發熱等各種問題,證明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端側算力不足將對用戶體驗造成直接的影響,從而導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幅下降。

運營商的機遇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其研發和應用。在政策+市場雙重驅動下,運營商應積極布局,強化在可穿戴設備產業鏈中的角色地位,在新型賽道上積極搶占和打造新的增長極。一是依托AI大模型底座,成為AI應用的頭部供應商,為可穿戴設備提供創新AI應用;二是通過定制、投資和合作等模式積極布局切入AI可穿戴的硬件產品服務賽道,貫穿可穿戴設備的末端服務提供能力;三是利用云端服務的生態優勢,為可穿戴設備的AI供應商提供云端生成式AI應用的算力、存儲等基礎服務;四是加強塑造安全型企業形象,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廣泛應用中面臨的大量敏感數據安全問題,成為可穿戴智能設備數據安全標準的制定者,為可穿戴設備的AI供應商及用戶提供高可靠的網絡安全服務解決方案。

標簽:

精彩閱讀

培養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科普人才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星系中心黑洞“越胖”,星系“老得越快”

國家統計局: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成為消費新趨勢

第三屆世界元宇宙大會將在武漢舉行

防范人工智能風險要有安全閥

3D打印技術催動高質量數實融合

“看電視難”究竟砸了誰的鍋?

激活數據要素 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碩果累累

我國科學家在肺纖維化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新知)

美洲肺魚擁有動物最大基因組

新型柔性相變纖維可用于人體調溫

為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拍張工作照”

人工智能成為法律主體不存在理論障礙

你好!新職業丨工業互聯網運維員: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短視頻架起科普與公眾的橋梁,抖音持續追求優質醫療內容

天地協同探索合金“混溶”奧秘

未來“月球城”怎么建

立足優勢釋放低空經濟潛能

無人配送仍需補短板

知識產權轉化需破解“多而不優”

繁榮夜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50多歲正是追愛的年紀,快來看中年人搞曖昧!

華服古韻起新潮

消暑大作戰:寵物“降溫”經濟升溫

北京首店即將落地 澳洲仙女裙茲默曼的線下之路好走嗎?

關注頭發健康 正確洗發護發

盲盒為何“拆拆拆不停”?

深圳、澳門兩地消委會公布25款鯊魚褲比較試驗結果:“浪莎”所含纖維與標注不符

智能汽車快速迭代更需要以人為本

商務部回應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披露

寶馬將開啟自動駕駛數據處理中心及試驗車間

通用汽車全球裁員超千人,軟件問題困擾跨國車企巨頭

騰勢Z9GT/Z9首搭易三方 王傳福:新能源豪華看技術

已報警 理想回應:從未與醫施德有過任何合作

特斯拉,拒絕擴張?

持續加密充換電網絡,蔚來發布加電"縣縣通"計劃

銷量、品牌、全球化都想要,極氪為什么選一條最難的路?

阿維塔入股引望 華為汽車業務“雙線并行”

上市險企中報將至 機構預判二季度業績顯著改善

嶺南轉債等無法按期兌付 可轉債年內屢破“金身”

三板市場近50家公司同日收年報問詢函

首批上市銀行中報業績穩健 凈息差均低于2%

券商角逐ETF賽道 業務最新細分指標出爐

27家頭部私募重倉67家A股公司 合計持有市值近240億元

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拍賣遇冷

盤活固定資產、回籠資金 13家A股公司計劃出售房產

競逐個人養老金市場 銀行鏖戰非試點地區“預開戶”

新能源車主遇到頭疼事:沒出險續保“被漲價”

浙江縣域觀察:家門口的小工坊,如何花式促共富?

珠江防總針對粵、閩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情暖千里 內蒙古援建甘肅省東鄉縣一災后醫院重建

浙江縣域觀察:“公園鄉村”何以“云”上來?

黑河東居延海實現連續20年不干涸

經濟融合 發展聯動 成果共享——聚焦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經貿與發展合作亮點

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2821億美元

中非合作論壇峰會9月初在京舉行 將推動中非務實合作新舉措落地

12306推出“學生預約購票服務”功能

葫蘆島300多名受災群眾被轉移

東北近日為何強降雨頻發

中非貿易具有強勁韌性充足活力

中國記協延安教育實踐項目啟動

教育部啟動第二批“國優計劃” 重點為中小學培養科學課程教師

自然資源部: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

“青少年模式”為何叫好不叫座?

尋找公益的第三種解法 衛仕科學共生公益啟航

中國與近半數非洲國家貿易額同比增幅超過兩位數

助力回升向好 經濟大省這樣挑大梁——當前抓改革促發展觀察之八

中非合作成果豐碩 貿易規模屢創新高

東芯股份:投資礪算科技 進軍GPU芯片領域

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故宮博物院:采取人工緩慢釋放票額方式提升觀眾購票成功率

夜經濟構建多元消費場景豐富消費體驗

我國降雨總體減弱減少 明起南方高溫范圍擴大四川盆地為熱力中心

追光 | 金牌也許會褪色,但這些瞬間和話語,永不褪色

在新征程上頑強拼搏奮勇爭先

重大項目建設提速 政府投資帶動效應持續釋放

從“蘇大強”到“強富美高”

薛其坤:科學研究要追求極致,其背后實際上就是勤奮

聚焦防汛抗洪·新華時評|筑牢安全屏障 守住“最后一公里”

農文旅融合迸發更多“金點子”

保護永續利用自然資源 繪就美麗中國“生態基底”

“雙萬”城市東莞:2億人共情共進,產城人共生共榮

焦點訪談:深改開新局 低空經濟 蓄勢高飛

前7個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9.1%

新疆鐵路雙口岸今年通行中歐(中亞)班列數量突破1萬列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塞上江南風景新

“亞洲水塔”儲水量保持動態增長

從暑期檔新變化看創新塑造中國電影未來

中國科學探險事業守護者:全新BJ40城市獵人版,以無畏越野精神,征服新疆夏爾西里無人區!

林德純氧燃燒解決方案推動鋁行業綠色轉型

心力衰竭知多少,一文了解

白頭發拔一根長十根?

無錫首批技術轉移導師“上崗”

承德新能源裝機總量超1200萬千瓦

大國工匠劉伯鳴:矢志不渝鍛造大國重器

葉狀聚光器可大幅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

個性化深部腦刺激能減輕帕金森癥狀

四大策略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人體腸道內發現新抗生素

新復合材料顯著降低電磁輻射水平

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來自外太陽系

腦機接口設備“瘦身” 睡眠監測效率提高

全國首套數字化火檢與貧煤穩燃技術研發成功

新工藝完成 咸水層二氧化碳地質封存

納米鍍膜給電子產品穿上防水“外衣”

新模型為深中通道建設尋找最佳方案

地下礦山通風有了專業操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