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上海首座人形機器人工廠開啟量產元年

2024-08-19 15:01:23    來源:文匯報

落戶臨港新片區一年半,由“天才少年”彭志輝創立的智元機器人對外公布量產出貨時間表:作為上海首座人形機器人量產工廠,智元機器一期工廠已完成產線建設和人員招募,將于10月投產,預計月產規模將達百臺以上。基于此,智元今年的整體出貨量預計在300臺左右,訂單數則遠超這個量。

今年是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元年。與商業進程同步,人形機器人的智能交互性能也在加速提升。昨天舉行的年度新品發布會上,智元機器人發布“遠征”“靈犀”兩大家族共計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彭志輝表示,借鑒自動駕駛從L1到L5成熟的技術分級體系,智元對具身智能技術演進路線進行了G1至G5(G表示通用)的劃分,并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開源百萬條真機、千萬人仿真數據集,打造“人形機器人人人造”的開源大生態。

穿針倒水擰瓶蓋,“遠征A2”雙手更靈巧

看完電視,在沙發上轉個身,指揮機器人沖調飲料,順便讓它搬走礙事的84斤大箱子。昨天的發布會上,鮮在公眾視野露面的彭志輝與自家機器人做了一場交互。

在這個模擬的家庭生活場景,人形機器人遠征A2在廚房忙里忙外。只見它打開榨汁機蓋子,放入幾顆葡萄,又用扳手擰開可樂瓶蓋,向榨汁機倒可樂,然后蓋上機蓋,點擊工作按鈕,不一會兒,可樂葡萄汁就完成了。最后,它從桌上找到杯子,把榨汁機中的飲料倒進去,轉身送給不遠處客廳沙發那兒的彭志輝。

去年8月,智元機器人發布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原型機遠征A1。時隔一年,其第二代產品遠征A2在動力、感知、通信、控制4個方面都有了明顯提升。以動力為例,靈巧手的自由度數從12個躍升至19個,主動自由度翻倍至12個,高精度力控7自由度雙臂能精準執行阻抗控制、導納控制、力位混控等多種力控任務。在演示視頻中,這雙靈巧手能穿針、倒水、打麻將,最后還給大伙兒比了個心。

將在交互服務、營銷等領域落地“首秀”

跳出視頻展示的生活場景,人形機器人最早落地的場景可能是銷售。發布會展示了一段買車場景,消費者無需點擊屏幕,用語言就可與機器人實時交互。其間,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口渴了,遠征A2聽到后給他倒了一杯水,然后繼續回答消費者的提問。

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兼營銷副總裁姜青松透露,在智元今年銷售的300臺人形機器人中,交互服務和營銷占比最大,其次是工業場景,而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預計還需5-8年時間。

彭志輝為智元機器人的發展制定了G1-G5的技術演進路線,其中G1為基礎自動化,G2為通用原子技能,G3為端到端操作技能,G4為端到端操作大模型,G5為通用人工智能。

目前,智元團隊正在進行G2、G3的研究。“人形機器人最重要的數據來自真實場景,過去一年,智元機器人在G2路線上取得了階段性突破,在柔性智造、交互服務等場景中得到了商業應用。”彭志輝表示,在G3路線上,團隊將把認知推理規劃大模型嵌入機器人,通過數據驅動完成端到端的一系列原子能力訓練,由此形成一套通用的技能訓練框架。

打造“人形機器人人人造”的火熱生態

智元機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上海去年最受追捧的科技公司之一,迄今已接受7輪融資。該公司目前估值已達到獨角獸級別,即10億美元。今年以來,智元機器人“低調”了許多,但它依然動力強勁。“我們幾乎一個月實現一次產品迭代,目前公司員工已達300多人,預計年底將超過400人。”姜青松說。

發布會上,彭志輝還宣布了“One more thing(另一件事)”,即全棧開源機器人靈犀X1。這個孵化自X-Lab(稚暉君實驗室)、外觀上圓頭圓腦圓四肢的人形機器人,其最大特點是極致標準化。它只有兩款模塊化設計的關節,可通過簡單抱箍形式輕松拆裝;它的六維力度傳感器成本只有百元;它的大部分設計資料和代碼,包括本體的設計圖紙、軟件框架、中間件源碼、基礎運控算法都將開源。這意味著,它是一個人人都可設計應用的人形機器人。

“之所以開源,為的是營造產業生態。”彭志輝表示,智元的目標不僅僅是開發各種機器人,更希望通過開放生態、合作共贏加速整個行業的創新和應用,讓人形機器人真正服務于人類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實現“智能機器人創造無限生產力”這一愿景。

標簽:

精彩閱讀

揭秘小紅書大牌護膚品“臨期打折”陷阱

哈爾濱消協發布防曬衣比較試驗報告 涉及蕉下、巴拉巴拉、喬丹等品牌

3天賣出3.2億元!夏季最該買的服裝竟然是羽絨服

洗完頭迅速吹干,真的傷發質嗎?

最便宜的合資MPV來了,新款北京現代庫斯途官圖發布,軸距超3米

分化愈加明顯 車企轉型結果決定市場影響力

7月汽車銷售、售后服務指數“雙增長”

錨定“主流” 新能源汽車提質擴面

電動車起火造成財產損失,奔馳韓國CEO與居民會面

為避免高額關稅,極星開始在美國生產

因電池火災隱憂,寶馬、奧迪、現代加力電動車促銷

濤濤不絕:比亞迪領先 長安下滑,傳統新能源分化加劇

極氪為啥“一年磨三劍”?

7月經銷商庫存處警戒線位置,捷豹路虎居首

甘肅迭部:產業“陽光”灑入“美味”山林

上海羅涇港區:“老碼頭”升級為智慧綠色港口

福建廈門:能源自平衡零碳園區的“減碳經”

山西運城:推動新興產業成形成勢 支撐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變速抽蓄工程進入機電安裝階段

天津這些城市更新項目怎么干?解密來了

山西省全方位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高顏值"變"高價值" 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看江蘇點綠成金

安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賦能高質量發展

改革創新大潮涌動,山東國企改革之路怎么走?

云南特色食品推介會在港舉辦

2023年度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創新發布

福州啟動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 推七項政策措施

安徽實施16項“小切口”創新改革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著漢服 明禮儀 品文化

加強產教融合 人才快速成長(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高溫天氣如何做好健康防護

鄉村希望書屋為大別山孩子帶來七彩暑假

守護“一河三山” 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創意海報丨美麗家園,它們“有數”

航拍世界文化遺產遵義海龍屯遺址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洛陽“牡丹”瓷上“綻放”

便利納稅人跨區遷移 國家稅務總局9月1日起施行系列新規

6485.0億元!上半年我國廣告業收入穩定增長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白鷺匯聚古運河 翩翩起舞美如畫

商務部回應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向上的中國·綠潮奔涌|萬頃綠海鎖黃沙

焦點訪談:守護好“無價之寶”

透視7月中國經濟“成績單”:新產品、新產業激活新動能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丨一眼千年!洛陽到底有多少“國家寶藏”

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丨“豫”見中原文化 看文化大省何以底氣十足

打擊整治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出手

7月經濟總體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來自2024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的觀察

出海“闖世界”!這里的外貿企業正乘風遠航

這些大事件,銘刻生態文明建設壯闊歷程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五部門聯合發布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1級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公安部公布4起打擊整治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共建國家現代化發展”

【東盟專線】東盟官員贊賞中國綠色發展成就 冀加強合作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醫”路守護13年 寧南百姓家門口看病不用愁

【最是新疆看不夠】土耳其媒體人在喀什見證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有理有句·生態文明】“守好一庫碧水”是奉獻,更是使命

洋洋大觀 | 美國博主戀上中國鄉村:100元日照大集美食挑戰

江南華南分散性強降雨天氣持續 北方又將有降雨過程

武漢舉行2024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年營地聯歡活動在福州舉辦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峰會在福建福州舉辦

南航境外首例嬰兒擔架運輸順利完成

格爾木慶海西州70周年暨大學生玉珠峰登山培訓圓滿閉幕

河南牧潤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為飼料生產插上科技翅膀

艾索洛Eversolo數播產品榮獲EISA 2024-2025歐洲影音大獎 “音樂流媒體數播年度最佳產品”獎項

賴廷階書法屢次榮登世界影響力藝術舞臺 開創文化使者國際新時代

已投2.6萬億元!中國城市更新加速度

江西分宜:小螺螄“嗦”出大產業 激發地方文旅新活力

何以中國·尋根遼寧丨紅山文化: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低值”垃圾拉滿新價值 廈門如何做到?

創新點串珠成鏈 產業化向綠而行——江蘇省常州市以新能源產業發展引領綠色低碳轉型

聲動中國丨與自然共生,同萬物相融

全國生態日|七里海和它的伙伴們

全國生態日 | 中國濕地,連接世界

可可西里巡山日記|無人區生存挑戰

【邂逅中國 愛上中國】法國留學生陸小萬:從荒漠到林海,聆聽綠水青山的回響

大腦推理神經過程首次闡明

硅光子芯片讓“量子羅盤”更小更精確

超冷原子傳感技術成功檢測太空環境變化

頂尖運動員腦中的六大“秘密武器”

磁共振成像可預測心力衰竭風險

為什么人類喜歡水

抗炎飲食或能降低患癡呆癥幾率

江蘇校企攜手推動糧食流通與現代服務深度融合

柔性材料“下一站”:更多功能 更強智能

柔性材料“下一站”:更多功能 更強智能

兩極冰蓋不對稱演化 對全球氣候影響重大

科研人員發現一脈沖星處于罕見雙中子星系統

納米孔可提升金屬強度

揭開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的“面紗”

新型催化劑使葡萄糖高效產果糖

肇慶高新區:新能源智能汽車“一路疾馳”

節能降碳 變廢為寶

科研人員發現 一脈沖星處于罕見雙中子星系統

國泰航空發布中期業績:加碼千億投資 以品質服務創造長期價值

大腦推理神經過程首次闡明

揭開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的“面紗”

湖北發布低空經濟“16條”

激活數據要素 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看電視難”究竟砸了誰的鍋?

中國科技元素 閃耀巴黎奧運

3D打印技術催動高質量數實融合

防范人工智能風險要有安全閥

中國家電緣何全球“圈粉”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智造力”釋放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