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又一高管離職!深扒98名前員工去向,探秘萬億估值AI巨無霸亂局
就在OpenAI傳出將以1500億美元(約合10700億元人民幣)估值尋求65億美元(約合462億元人民幣)融資之際,又有OpenAI高管離職出走。
昨天,領導OpenAI GPT-4o和GPT-5模型音頻交互研究的亞歷西斯·克努亞(Alexis Conneau)宣布離職并創業。該研究能使GPT-4o等模型實現電影Her中那樣自然的語音交互體驗,但從今年5月首次發布以來,相關產品一直處于跳票的狀態。
▲克努亞官宣離職并創業的推文(圖源:X平臺)
這已經是今年從OpenAI離職的第10位高管。自去年OpenAI董事會奪權風波以來,OpenAI人才持續流失。
8月,據OpenAI安全團隊前成員丹尼爾·科科塔約洛(Daniel Kokotajlo)透露,該團隊近期減員約14人。目前,OpenAI正在官網上招募從該部門負責人到基層工程師的所有職位。
此外,今年有至少7名OpenAI員工轉投對家Anthropic,包括2位工齡9年左右的元老;ChatGPT發布的近3年來,至少有50名員工離開OpenAI,其中不乏OpenAI早期員工。
▲OpenAI部分聯創與創始員工合影,馬斯克與阿爾特曼不在合影中,圖中9人僅剩1人(圖源:filehippo)
OpenAI目前已不再將普通員工的人事變動同步至博客,上述數據主要來自于社交媒體與相關報道。或許,當下這波離職潮的實際規模要大于我們的統計數據。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OpenAI近期引進了7位董事會新成員和多位高管,其中包含政界、軍界人士與硅谷其它公司的高層。OpenAI也在考慮改變公司架構,以吸引更多投資。
要理解OpenAI當下的變局,我們可能需要回顧OpenAI近9年歷史中,經歷過的另外2個動蕩期。
2017年-2018年,當時只有45名員工的OpenAI陸續損失了24名員工。后續披露的內部郵件顯示,OpenAI嚴重夸大了公司的資金狀況,又利用開源名頭忽悠了不少AI人才。創立早期的OpenAI管理松散混亂,目標模糊,發展速度不盡如人意。
2019年,OpenAI裁撤多個團隊,專注生成式AI的開發。此時的OpenAI告別了非營利組織身份,開始從事產品開發,這讓部分員工對公司路徑產生異議,最終有8人于2021年底離職創辦了Anthropic。
安全是本輪OpenAI離職潮中繞不開的核心爭議。OpenAI每年的支出是收入的3倍多,這意味著他們面臨的很大的資金與增長壓力。OpenAI或許因此減少了在AI安全方面的投入,今年離職的多名員工都曾公開批評OpenAI內部的流程缺陷、安全團隊資源短缺等問題。
智東西統計了過去9年中從OpenAI離開的98名員工及其去向,如今11名聯合創始人僅剩2人還在正常工作,部分陪伴OpenAI多年的老員工們也選擇離開。
此時的OpenAI,或許已經不是創立之初的那家公司了。
▲OpenAI官網截圖,存檔日期為2015年12月11日(圖源:Internet Archive)
一、2017-2018:創立2年損失44%員工,管理混亂與資金問題或為背后原因
OpenAI成立于2015年底,至2017年初他們已擁有45名員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是OpenAI的聯席主席,時任CTO為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首席科學家為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stkever)。
雖然OpenAI明面上擁有10億美元資金,也有一眾AI大牛背書,但僅在2017年,OpenAI就損失了20名員工,占年初員工數量的44%。
多名AI大牛選擇加入資源更豐富的大廠,如谷歌、特斯拉等。伊恩·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迪亞德里克·金瑪(Diederik Kingma)、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等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幾人。
也有部分員工選擇離職創業。其中較為成功的案例包括機器人公司Covariant和AI醫療器械制造公司Aidence。
2018年初,OpenAI最大金主馬斯克也選擇離開。
▲2017年-2018年間離開OpenAI的部分員工及其去向(智東西制表)
為何有如此之多的員工快速離開了OpenAI?我們或許能從OpenAI近期分享的內部郵件和歷年來不斷涌出的報道中,找到蛛絲馬跡。
1、虛報募資額,資金短缺
創立之初,OpenAI的募資目標為1億美元,但馬斯克認為這筆資金數額聽上去太少,建議管理層應該宣稱公司籌到了10億美元,還稱自己將補齊剩余的部分。
▲馬斯克建議OpenAI謊報募資額(圖源:OpenAI)
然而,根據OpenAI后續披露的數據,到2018年初馬斯克大概捐贈了5000萬美元,遠遠少于他的承諾。馬斯克撤資后,OpenAI的資金狀況雪上加霜。
2、早期目標模糊,管理松散
早期的OpenAI具有很強的非盈利研究所氣質,阿爾特曼和馬斯克幾乎不參與日常管理。
從OpenAI的博客來看,成立7個月后他們才明確公司的研究方向,管理松散的OpenAI似乎無法趕上當時AI頭部玩家們的發展速度。
2018年初,馬斯克提出他對OpenAI的進展極為不滿,想要親自接管OpenAI,這遭到了大部分成員的反對。馬斯克最終負氣出走,并撤走資金。
3、打著OpenAI的幌子,干著Closed AI的事
開源是OpenAI人才招募過程中的金字招牌。
阿爾特曼曾在OpenAI創立之初的采訪中公開表態,稱他們的模型會是開源的。
然而,OpenAI核心成員對開源的看法其實與他們對外的宣傳口徑完全相反。
OpenAI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在內部郵件中將開源等稱之“中短期內的招聘策略”。
然而他們的實際計劃卻是逐漸減少開放,不分享相關研究。
▲OpenAI披露的內部郵件顯示,開源僅僅是其招募手段,并非實際戰略(圖源:OpenAI)
在2016年一篇《紐約客》特稿中,阿爾特曼也說過OpenAI不會發布所有的源代碼。
早期的OpenAI確實開源了部分AI工具,不過,違背開源承諾將成為OpenAI后續兩波離職潮中繞不開的爭議。
二、2019-2021:裁撤多個研究團隊,內部出現路線分歧
2019年-2020年是OpenAI的調整期。有多個團隊成建制地離開了OpenAI,或是被裁撤。
至少有6名OpenAI機器人團隊成員先后離職,OpenAI Five團隊至少有2人離職。OpenAI的可解釋性研究、自博弈研究、策略優化研究都在這一階段陷入停滯。
因上述原因離職的員工的主要去向依然是大廠,但也有2人選擇創業,還有1人轉行搞起了量化對沖基金。
不過,2020年底成立的Anthropic,是這一階段離職的OpenAI員工最主要的去向。
Anthropic脫胎于OpenAI,OpenAI的研究副總裁、安全與政策副總裁、政策部門主管、可解釋性團隊負責人等人均為Anthropic聯合創始人。
參與GPT-2、GPT-3核心開發工作的員工也選擇加入Anthropic,包括GPT-3論文第一作者和GPT-3算力基礎設施負責人。
截至2021年初,至少有11名前OpenAI員工加入了Anthropic。
▲2019年-2020年離開OpenAI的部分員工及其去向(智東西制表,為方便分析,2021年初加入Anthropic的員工被列入此表)
綜合各方資料,OpenAI在這一階段的人事變動可能主要有2個原因。
1、研究重心轉移,專注生成模型業務
2019年之前,OpenAI發表了許多機器人、具身智能領域的研究。
隨著Transformer架構的出現和生成式AI模型的潛力被驗證,OpenAI的研究重心轉變為大語言模型與圖像生成模型,GPT系列模型成為其明星產品。
從OpenAI官網博客的內容來看,2020年之后,多個與生成模型不相關的研究領域發表數量降為0。
▲OpenAI部分研究領域發表博客數量變化(智東西制表)
2021年,OpenAI的機器人團隊被正式裁撤,另有多個研究部門銷聲匿跡。
2、做產品還是做研究?團隊內部產生路線分歧
增長定義了阿爾特曼治下的OpenAI。2019年,OpenAI成立了其有限營利部門,告別之前的非營利身份。多位OpenAI高管曾在公開場合高調宣傳這一架構的獨特性和優越性,認為這一架構可很好地平衡安全與發展。
不過,OpenAI有限營利實體的營利上限為投資額100倍,其實遠遠高于絕大多數股權投資的回報率。
正因如此,OpenAI獨特的架構并未讓投資人望而卻步,Khosla Ventures和微軟在2019年向OpenAI大量注資。
成為有限營利公司后,OpenAI打破了之前不開發產品,專注研究的計劃。他們推出了OpenAI API這樣的產品,并開始與微軟合作開發一些AI工具。
2020年12月,以OpenAI時任研究副總裁達里奧·阿莫蒂(Dario Amodei)和時任OpenAI安全與政策副總裁丹妮拉·阿莫蒂(Daniela Amodei)兄妹二人為首的8名OpenAI資深員工和高管選擇離開,創辦了AI創企Anthropic。
離開OpenAI時,達里奧稱Anthropic會減少對產品開發的關注,更多地關注研究。
丹妮拉也曾在2024年的彭博社科技峰會上說道:“我們離開OpenAI是出于對公司發展方向的擔憂。”
▲阿莫蒂兄妹二人(圖源:《時代》)
三、2021-2024:ChatGPT導致工作壓力激增,安全問題引發爭議
2021年底,OpenAI在未經董事會許可的情況下發布了ChatGPT。雖然ChatGPT成為了現象級產品,將OpenAI由一家岌岌無名的小公司變為人盡皆知的AI領域明星企業,但這也給員工帶來的更大的壓力。
至少有2名OpenAI高管公開分享了OpenAI的高強度工作。2023年5月,OpenAI信任與安全部門原聯合主管戴夫·威爾納(Dave Wellner)稱,自己因難以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離職。
近期,OpenAI聯合創始人和前總裁布羅克曼宣布延長休假。他稱自己前9年一直全身心投入到OpenAI的工作,終于有機會給自己放松、充電。
近3年來,AI逐漸從幕后走到臺前,贏得了投資人的關注,有至少12名OpenAI前員工選擇創業或加入創企。昨日官宣離職的克努亞就要加入創業大軍,他在X平臺上稱自己對通用情感智能(Gener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很感興趣。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年收入已突破20億美元,但年支出也達到了70億美元。微軟自2019年以來一共向OpenAI注資130億美元,這意味著OpenAI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ChatGPT等產品和不斷推出的新業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壓力,但有部分注重AI安全的員工并不認同OpenAI的高速發展模式。
2023年11月,OpenAI CEO阿爾特曼被4名前董事會成員投票開除,原因是前董事會發現他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存在種種欺騙性行為,不再信任阿爾特曼。但僅僅5天后,阿爾特曼在投資人和部分OpenAI員工的幫助下官復原職,參與“未遂政變”的多位前董事會成員被迫離開。
今年5月,消失半年的OpenAI靈魂人物、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官宣離職,1個多月后,他宣布自己創辦一家名為“安全超級智能(SSI)”的企業。
▲蘇茨克維官宣創業(圖源:X平臺)
蘇茨克維向來積極支持AI安全事業,建立了OpenAI內部的超級對齊團隊,還曾在多個場合公開發聲警示AI安全問題。
今年以來,7名在OpenAI負責AI安全相關問題的員工加入Anthropic,其中包括3名OpenAI資深員工:對齊團隊核心成員尤里·布爾達(Yuri Burda)、超級對齊團隊聯合負責人楊·萊克(Jan Leike)和加入OpenAI 9年的聯合創始人舒爾曼。
據前OpenAI安全研究員科科塔約洛(Daniel Kokotajlo)介紹,OpenAI安全團隊出現了緩慢而持續的離職潮,原本致力于AI安全的30名員工現在僅剩16人。
智東西在OpenAI官網上看到,其產品安全團隊正在招募從負責人到基層工程師的所有職位。
▲2021年-2024年離開OpenAI的部分員工及其去向(智東西制表)
據《紐約時報》報道,如今的OpenAI擁有超過1700名員工,其中80%都是在ChatGPT發布后入職的。盡管有新員工和新高管涌入,但早期員工仍在繼續離開。快速增長似乎并沒有解決OpenAI在公司文化、治理方面的挑戰。
1、高強度工作壓垮員工,工作生活平衡指數迅速下滑
在職場評價平臺Glassdoor上,OpenAI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得分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以來就開始下滑,2023年底跌至2.8分的最低點。目前,OpenAI在此項上的得分也僅有3.3分。
▲OpenAI工作與生活平衡指數變化(圖源:Glassdoor)
在Glassdoor上有多名OpenAI員工匿名分享自己在ChatGPT發布后的工作感受。
其中一位員工稱,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基本不存在。由于OpenAI已經轉型為產品公司,所以交付面向消費者的產品的壓力很大。
他還稱OpenAI總是處于人手不足的情況,員工要處理繁重的面試工作,這讓他們很難專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
2、安全制度形同虛設,一切都要給產品讓路
OpenAI對待安全問題的態度讓不少員工選擇離職。
ChatGPT發布后,OpenAI安全研究員利奧波德·阿申布倫納(Leopold Aschenbrenner)發現公司出現嚴重安全風險,并向董事會分享安全備忘錄。然而,他卻在幾個月后因此事被OpenAI人力部門以“泄密”的罪名開除。
OpenAI前安全研究員丹尼爾·科科塔約洛(Daniel Kokotajlo)稱,OpenAI架空了安全規章制度。在2022年底-2023年初,OpenAI和微軟曾在未經內部審批的情況下在印度秘密測試GPT-4。直到用戶投訴模型的異常行為時,OpenAI的安全團隊才知曉這一測試。
OpenAI超級對齊部門原聯合負責人萊克也爆料了不少OpenAI在安全方面的問題。
萊克稱,OpenAI的超級對齊部門一直處在逆風航行的狀態,無法獲得足夠算力以完成研究。他還認為過去幾年中,OpenAI的安全文化與流程已經讓位于更為耀眼的產品。
▲萊克離職時發布的推文(圖源:X平臺)
結語:“沒有員工,OpenAI就什么都不是”
為應對離職潮,OpenAI在過去幾個月中從Meta、Nextdoor等公司中挖來了一眾經驗豐富的技術高管,還增加了7名董事會成員,其中包括1位曾擔任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的退役四星上將。另有1位曾在克林頓政府和Airbnb擔任要職的人士即將加入OpenAI。
針對近期的動蕩局面,OpenAI在一則聲明中稱:“創企勢必要隨著影響力的增長而發展和適應,但Open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經歷這種轉變。”但這一轉變有多少是出于OpenAI管理層的主動選擇,又有多少是迫于資深員工離職的壓力,尚未可知。
當OpenAI時任董事會決定開除阿爾特曼時,部分OpenAI員工以離職威脅董事會,紛紛轉發“沒有員工,OpenAI就什么都不是”的口號。
然而,僅僅不到1年之后,阿爾特曼也在經歷時任董事會所經歷的情況。在多名聯合創始人和資深員工相繼離職,乃至轉投對家的當下,OpenAI的未來要走向何方?
標簽:
精彩閱讀
-
OpenAI又一高管離職!深扒98名前員工去...
就在OpenAI傳出將以1500億美元(約合10700億元人民幣)估值尋求65億美... -
海信南非家電產業園項目入選《金磚國家...
9月1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金磚國家... -
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一只機械手,靈活地對照觀眾的手勢做出抓、握、伸手指等動作;一個與... -
科技賦能,帶來全新文旅體驗
9月12日,北京首鋼園,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2024年服貿會文旅服務... -
我國北斗產業已進入規模應用新階段
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國各類型的北斗終端設備(不含消費類電子)應用... -
今年中秋,先看“月掩土星”再賞“超級...
記者梁懌韜、通訊員李建基報道:中秋佳節即將來臨,賞月是各地居民... -
“從魚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證據
來源標題:從魚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證據填補從魚到人演化史的重慶特異... -
為何重復使用火箭試驗都選擇10公里這個...
來源標題:為何重復使用火箭試驗都選擇10公里這個高度?9月11日12時... -
2024年服貿會聚焦新質生產力
來源標題:2024年服貿會聚焦新質生產力9月12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 -
麥積山石窟:科技讓千年瑰寶綻放新光彩
來源標題:麥積山石窟:科技讓千年瑰寶綻放新光彩9月10日下午至11日... -
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來源標題: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一只機械手,靈活地對照... -
我科研團隊發布國際首套車云場一體化自...
來源標題:我科研團隊發布國際首套車云場一體化自動駕駛測試系統在... -
我國首個腦血管病大模型問世
來源標題: 我國首個腦血管病大模型問世記者9月10日從清華大學附屬... -
新研究提升人工智能決策算法適用性
來源標題:新研究提升人工智能決策算法適用性近日,由北京大學人工... -
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裝備測試場5G專網
來源標題: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裝備測試場5G專網近日,廣東移動聯... -
行業大模型:打通AI場景應用“最后一公里”
來源標題:行業大模型:打通AI場景應用最后一公里去年我們接觸的客... -
住“小高層” 用“精細糧” 農作物過...
來源標題:住小高層 用精細糧 農作物過上數智生活近日,在浙江省... -
廈門海島型機場建設刷新“進度條”
來源標題:廈門海島型機場建設刷新進度條近日,全球少見的海島型機... -
長三角最深過江地鐵隧道盾構掘進
來源標題:長三角最深過江地鐵隧道盾構掘進近日,南京市建鄴區江心... -
耐心資本有望壯大 知名私募看好A股長線...
近期市場對于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可能進入衰退周期的憂慮情緒居高不下... -
外資機構連發股票基金 加速進駐中國資產
近期,全球投資機構密集發行中國股票基金,并表態看好中國資產的長... -
REITs貨架日趨多元 年內新發份額創歷史新高
近日,公募REITs市場出現多個新面孔。不僅有新產品陸續上架,還出現... -
A股配置價值凸顯 買方力量集結意在領銜...
中報披露已落下帷幕,上市公司穩健的基本面得到印證。同時,今年已... -
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評價制度迎全面修訂
為更加突出強化分類評價工作的嚴肅性、公平性和導向性,引導行業機... -
上交所召開中證A500ETF產品座談會 各方...
9月12日,上交所召開中證A500ETF產品座談會,以中證A500ETF發行為契... -
券商“添翼”ETF生態圈建設
近期,資金涌入股票型ETF,被動權益投資如火如荼。9月10日,重量級... -
“債牛”行情下 債基受資金青睞
債牛行情下,9月以來債券基金普遍取得正收益,一些產品的凈值創下歷... -
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南方(520660.SH)漲1.4...
今日,港股高開,能源板塊漲幅居前。截至9點50分,港股通央企紅利ET... -
國潮文創禮品年度大檢閱,第32屆深圳禮品...
由勵展華博主辦的第32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及家居用品展覽會(以下簡 -
腸胃工廠探秘:為何A1和A2型β-酪蛋白消...
很多人喝牛奶后腹脹、腹瀉等不適反應時有發生,正常運作的腸胃工廠 -
山海坐席悠然天地 問界M9大五座上市國...
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繁榮,各大品牌之間的較量一直沒有停止過,試圖... -
邁入雙車時代,極越07上市限時19.99萬元起
昨日,極越07正式上市,限時購車優惠價為19 99-28 99萬元(含10000... -
懿探究竟:難保“銷量霸主”,上汽遭遇...
懿探究竟:難保銷量霸主,上汽遭遇盈利難題——車企財報透視今年上... -
躍躍御市:極狐破萬 嵐圖上新,國企“...
繼6、7月連續超過8000輛后,極狐在8月又以10001輛的成績突破萬輛關... -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系好網絡“安全帶”?...
用電腦代替人來控制汽車在路面上行駛,也就是無人駕駛,這樣的場景... -
大眾汽車6家德國工廠或從明年6月開始裁員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將廢除一系列勞工協議,其中包括6家德國工廠持... -
比亞迪高管及核心人員 斥資逾3500萬元...
9月11日,比亞迪披露高級管理人員、核心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 -
廣汽豐田曬出"黑科技":品質科技博物館北...
9月5日,廣汽豐田品質科技博物館全國巡展來到北京,現場展示了廣汽... -
寶駿云海上市10.98萬元起 全系標配高階智駕
9月10日,寶駿旗下首款智能長續航SUV——寶駿云海正式上市,定價10... -
福特或考慮在印度重啟汽車生產工作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 state)首席部長M K... -
蘋果須補百億稅款 谷歌壟斷案敗訴
歐洲法院10日裁定,美國蘋果公司須向愛爾蘭補繳130億歐元稅款。同時... -
工信部: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
9月11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政務新媒體賬號工信微報消息,工業和... -
AI賦能 “文化+科技”成產業新賽道
近日,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在湖南長沙舉辦,此次峰會以AI匯湘江數智... -
行業大模型落地提速釋放新動力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與阿里云聯合發布國際首個月球科學多模態... -
第三屆全球人工智能峰會 聚焦發展與挑戰
為期三天的第三屆全球人工智能峰會1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拉開帷幕。... -
國際科創中心從“建框架”向“強功能”躍升
近日舉辦的2024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上,上海宣布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 -
打造數據流通“高速路” 推動數字經濟...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聯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舉... -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 促進數實經濟深度融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微信刷掌境外首發落地澳門,創新服務助...
9月10日,微信刷掌×工銀澳門×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落地項... -
百度梁志祥:智能體讓營銷更簡單
大模型讓營銷行業實現了‘櫻桃好吃樹好栽’。在近日召開... -
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新“軟實力”變融資...
這筆資金滿足了我們原材料采購和生產設備升級的需求,幫助我們的工... -
赤峰住房公積金貸款實現“不見面”審批
記者從赤峰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獲悉,由該中心開展的貸款不見面審批業... -
正式上線!遼寧個體工商戶有了自己的專...
個體工商戶是重要的經營主體,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就業... -
江蘇:推進農業現代化 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9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奮力書... -
江蘇多地探索短劇題材創新,政策賦能產...
15秒一個反轉,30秒一個推進,每集僅數分鐘的微短劇,以高潮迭起的... -
直播新風向!浙江成立直播經濟標準創新聯盟
網絡直播高速發展的同時,各類問題與風險也日漸暴露,以標準化體系... -
安徽:“外貿優品”深入拓展國內市場
9月7日,在安慶會展中心,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安慶市民趙女士趁著周... -
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新規!福建最新通知
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5部門印發《福建省保障性租賃住房運... -
富民花綻放“山之南” 湖北開創產業援...
在公司的幫助下,我不僅提升了業務水平,還懂得了更多民族團結的道... -
湖南懷化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
開闊的港區內,龍門吊起降不停,運轉貨車往來穿梭,各色集裝箱層層... -
上海規劃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
外賣訂單由無人機騎手送達,海島間低空無人機物流成為現實……在上... -
青春華章|善用社會大課堂,推動“大思...
來源標題:青春華章|善用社會大課堂,推動大思政課走深走實育才造士... -
從活力看潛力|來小站看振興有“稻”
初秋的午后,在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盛坤田園家庭農場內,忙活了一上... -
“復興號成了我們的‘校車’”
來源標題:復興號成了我們的‘校車’核心閱讀在福建三明... -
發現最美鐵路|草原國門下的車輛“哨兵”
來源標題:發現最美鐵路|草原國門下的車輛哨兵9月10日14:00,《東方... -
盲盒的誘惑 在直播間被放大
來源標題:盲盒的誘惑 在直播間被放大夜里10點,一個上百人的直播... -
北京援藏專家現場指導助力農戶增收
來源標題:北京援藏專家現場指導助力農戶增收今年是北京市實施對口... -
2024年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亮相首鋼園
來源標題:2024年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亮相首鋼園9月12日至16日,2024... -
相約北京 譜寫開放新篇章 ——寫在202...
來源標題:相約北京 譜寫開放新篇章 ——寫在2024年服貿會開幕之... -
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辦
來源標題: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辦11日,以構建互聯互通... -
“北京服務” 點亮全球盛會
來源標題:北京服務 點亮全球盛會牽手同行的合作伙伴越來越多,豐... -
海關綠色通道保障服貿會
9月9日,在國家會議中心,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布展工作正... -
中國服貿 迎創新機遇期
來源標題:中國服貿 迎創新機遇期作為中國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 -
當下企業更需要服貿會這個重要平臺
來源標題:當下企業更需要服貿會這個重要平臺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 -
展覽精彩 靜待觀眾打卡
來源標題:展覽精彩 靜待觀眾打卡11日下午,記者分別來到服貿會場... -
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13日開幕
來源標題: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明日開幕2024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 -
服貿會專設擺渡車方便觀展
來源標題:服貿會專設擺渡車方便觀展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
朝陽服貿消費月12日啟動
來源標題:朝陽服貿消費月今日啟動12日起,朝陽區將開啟潮朝陽·服... -
北京科學嘉年華匯集活動600余項
來源標題:北京科學嘉年華匯集活動600余項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暨第... -
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發布 國產手機實...
來源標題: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發布 國產手機實現高端化突圍從昔... -
超3000家企業將參展第21屆東博會 海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
前8個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5%
來源標題:前8個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 5%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 -
“2024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來源標題:2024中國企業500強發布9月10日至11日,2024中國500強企業... -
建設質量強國 增進生活品質
來源標題:建設質量強國 增進生活品質當地時間9月10日,第四十七屆... -
第21屆東博會將于9月24日至28日舉行 參...
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 -
讓設計“拼圖”“走出屏幕”的技術,有...
核心閱讀增材制造技術通過3D打印方式制造零部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 -
高校院所2023年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
來源標題: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突破2000億元近日,... -
堅守三尺講臺 潛心教書育人——記2024...
來源標題:堅守三尺講臺 潛心教書育人——記202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 -
“AI科學家”登場 科研自動化時代來了?
來源標題:AI科學家登場 科研自動化時代來了?科研過程可以完全自動... -
向“新”發力 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保持增長
來源標題:向新發力 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保持增長今年前8個月,在... -
因路而興 交旅融合奏響鄉村振興新篇章
來源標題:因路而興 交旅融合奏響鄉村振興新篇章在湖北省團風縣,... -
人民網評:給政務APP“瘦身”,有效減輕...
來源標題:人民網評:給政務APP瘦身,有效減輕基層負擔每天打卡20多... -
中秋佳節將至 各地特色美食紛紛“登場...
中秋將至,這幾天,山西晉城南嶺鎮的村民們在農家小院里架起爐灶,... -
韓國加速系統半導體產業培育
來源標題:韓國加速系統半導體產業培育長期以來,韓國半導體產業主... -
日擬建全球首臺“澤級”超級計算機
來源標題:日擬建全球首臺澤級超級計算機據美國知名電腦硬件和技術... -
韓企推進存儲半導體技術升級
來源標題:韓企推進存儲半導體技術升級韓國半導體龍頭企業三星電子... -
基因療法提高視網膜敏感度上百倍
來源標題:基因療法提高視網膜敏感度上百倍視力下降會導致視網膜光... -
如何確保Alpha世代不被AI“馴化”
來源標題:如何確保Alpha世代不被AI馴化萌萌小朋友已經走在了很多大... -
用磁鐵和肌肉控制機械手指,能解碼運動...
來源標題:用磁鐵和肌肉控制機械手指,能解碼運動意圖的假肢問世來... -
“蛟龍號”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
來源標題:蛟龍號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后一潛維嘉海山是...